十二指肠球炎
概述
十二指肠球炎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与胃炎相似,以表浅型居多,炎症限于黏膜层。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本病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病发时一般伴有慢性胃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等疾病。
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见。
2.疾病: 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死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
3.外界因素: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饮酒、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1.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早饱、胀气、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饥饿痛。
2.体征: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3.并发症 : 糜烂性十二指肠球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有黑便或呕血。
检查
检查
1.X线钡餐检查:本病无明确的X线特征,轻者X线检查可无阳性改变。一般呈现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现象、痉挛、排空加速,黏膜皱壁增粗而不规则,但无龛影及固定畸形,故X线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不高。
2.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球炎炎症多发于球部,内镜下可见病变部位的黏膜粗糙、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黏膜有颗粒感及结节状增生,或黏膜皱壁肥厚粗大,或黏膜下有血管显露。可因病变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3.黏膜活检:显示绒毛上皮变性、扁平、萎缩,固有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样增殖及胃上皮化生等。十二指肠球炎的诊断有赖于内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4.实验室检查:
(1)胃液分析:胃酸或胃液量分泌正常或较高,部分病例的胃酸水平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
(2)十二指肠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可呈混浊,有黏液,镜检可见有较多的上皮细胞,胃酸低者可见较多的细菌。
诊断
十二指肠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以及镜下取黏膜组织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应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少吃含淀粉高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红薯等。
2.药物治疗: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为主。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加两种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
预防
1.十二指肠球炎患者平时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不要吃过凉和过硬的食物,吃容易消化的面食。
3.少吃甜食和酸性食物。
4.饮食规律,少量多餐,戒烟戒酒,不喝浓茶、咖啡。
5.慎用药物,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疾病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