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老年大便失禁

  • 概述
  • 病因
  • 临床表现
  • 检查
  • 诊断
  • 治疗
  • 并发症

概述

大便失禁或称肛门失禁是指每天至少2次或2次以上不随意控制的排便和排气。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具有多种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种临床症状。大便失禁较多见于老年人,且通常发生于机体较虚弱的状态下,同时常存在便秘或小便失禁。女性发生的大便失禁较男性多见,经产妇则更多。

病因

1.大便性状的改变

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腹泻、滥用泻剂、吸收不良综合征、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炎。

2.肠容量或顺应性异常

炎症性肠病、直肠容量缺损、直肠缺血、胶原血管性疾病、直肠肿瘤、直肠外压迫。

3.直肠感觉异常

神经系病变、溢出性失禁。

4.括约肌或盆底功能异常

括约肌解剖学缺损、盆底肌丧失神经支配、先天性异常。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粪块嵌塞、直肠感觉异常、肛门括约肌压力降低、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痴呆、医源性等等。

临床表现

大便失禁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排气失控,轻症失禁患者对排气和液体性粪便的控制能力丧失,其内裤偶尔弄脏,重症患者对固体性粪便也无控制能力,表现为肛门频繁地排出粪便。本症患者常因肛门会阴区长期潮湿不洁,污染衣裤、床单等而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体检可见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湿疹、溃疡瘢痕、肛周皮肤瘢痕、肛门松弛,有时可见直肠脱垂。指检可触及坚硬的粪块或肿瘤等,可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伸展,其收缩力减弱或消失。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大便细菌学检查,找查病原体。

2.其他辅助检查

腹部平片、钡灌肠、肠镜检查等。

诊断

仔细询问和体检可识别大多数大便失禁的病因。治疗前影像学和生理学检查能够有助诊断,有关的胃肠功能异常和检测肛门括约肌的缺损情况可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治疗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处理应高度重视个体化治疗,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大便失禁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得到满意的疗效。大便失禁的临床治疗包括内科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对于大便失禁患者,应首先进行内科保守治疗,这也是手术治疗的基础。

(1)调整饮食、生活习惯 避免大量饮食、食用粗糙和有刺激性的饮食。

(2)清洁局部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便后坐浴。大便过频时应洗肠,有湿疹时予锌霜外用。

(3)清除粪块嵌塞 对粪便嵌顿者须及时清除,为避免复发,这类患者应定期灌肠,适当增加液体和纤维素性饮食,多运动,必要可按便秘用药治疗,要保持直肠空虚、清洁。

(4)应用止泻剂 对全结肠切除术后或腹泻患者,可给予对症药物治疗。

2.生物反馈治疗

是相对见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3.外科治疗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并发症

容易发生皮肤损伤,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